積極挖掘、培育新職業,要加強配套的人才規范化培養、職業標準制定、技能等級認定、勞動權益保障等制度建設
最近,人社部等部門向社會發布19個新職業。自2019年至今,我國已陸續發布6批共93個新職業,這些新職業既有效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也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例如,為推動綠色發展、減少超標排放,碳排放管理員應運而生;數字技術普及、智慧建造興起,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有了廣闊天地;老齡化程度加深、醫養結合深入推進,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新職業日益普及。可見,新職業并非“橫空出世”,而是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技術、新趨勢、新需求相伴而生,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要求。
相比經過多年發展、比較成熟的職業,一些新職業雖然在規模上快速壯大,但從服務能力上看,還存在培養鏈條不全、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評價標準等短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