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石景山區古城創業大廈的首鋼朗澤合成生物研究中心,由8位博士組成的研發團隊每天進行著肉眼看不見的試驗——開發新菌種。培育好的菌種將拿到距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曹妃甸基地,進行小試、中試甚至工業化試驗。
“這些細菌在發酵罐里生長繁殖,靠的就是不?!浴矚?,并代謝出生物乙醇。”首鋼朗澤公司副總經理晁偉形象地描述這一過程。該企業自主研發的合成生物技術,可將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業尾氣直接轉化為生物乙醇及新型飼料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
通過現場一套微縮裝置模型,他介紹了工業尾氣變廢為寶的過程:工業尾氣通過管道進入轉化裝置,經過凈化后進入發酵單元——6個20米高的發酵罐,細菌就在這里“吃”掉尾氣,20余秒就能轉化為乙醇,經過蒸餾脫水提純后即是成品。而提純后剩余的發酵液再經分離、干燥,得到另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