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務實選擇。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各不相同。青海有大量鹽湖,用先進技術高效提取鹽湖中的鋰資源,可推動鹽湖開發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融合發展。海南地處熱帶,五指山以南區域冬季氣溫超16攝氏度,為現代農業育種提供了“天然大溫室”。長三角地區產業基礎雄厚、人才資源足、科教實力強、營商環境好,有實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只有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差異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讓每個地區都各展所長、優勢互補,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需要注意的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并不是傳統經驗里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 ……
